冒泡排序
工作原理
- 比较相邻的元素。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,就交换他们两个。
-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,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。这步做完后,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。
-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,除了最后一个。
-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,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。
复杂度
- 最坏时间复杂度 O(N^2)
- 最优时间复杂度 O(N)
- 平均时间复杂度 O(N^2)
- 额外空间复杂度 O(1)
- 稳定性 稳定
实现
# 冒泡排序 |
选择排序
工作原理
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(大)元素,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,然后,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(大)元素,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。以此类推,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。步骤如下:
-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,该元素可以认为已经被排序;
- 取出下一个元素,在已经排序的元素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;
- 如果该元素(已排序)大于新元素,将该元素移到下一位置;
- 重复步骤3,直到找到已排序的元素小于或者等于新元素的位置;
- 将新元素插入到该位置后;
- 重复步骤2~5。
复杂度
- 最坏时间复杂度 O(N^2)
- 最优时间复杂度 O(N^2)
- 平均时间复杂度 O(N^2)
- 额外空间复杂度 O(1)
- 稳定性 稳定
实现
# 选择排序 |
插入排序
工作原理
通过构建有序序列,对于未排序数据,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,找到相应位置并插入。
复杂度
- 最坏时间复杂度 O(N^2)
- 最优时间复杂度 O(N)
- 平均时间复杂度 O(N^2)
- 额外空间复杂度 O(1)
- 稳定性 稳定
实现
# 插入排序 |
快速排序
工作原理
快速排序使用分治法(Divide and conquer)策略来把一个序列(list)分为两个子序列(sub-lists)。步骤如下:
- 从数列中挑出一个元素,称为“基准”(pivot);
- 重新排序数列,所有比基准值小的元素摆放在基准前面,所有比基准值大的元素摆在基准后面(相同的数可以到任何一边)。在这个分割结束之后,该基准就处于数列的中间位置。这个称为分割(partition)操作;
- 递归地(recursively)把小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和大于基准值元素的子数列排序。
递归到最底部时,数列的大小是零或一,也就是已经排序好了。这个算法一定会结束,因为在每次的迭代(iteration)中,它至少会把一个元素摆到它最后的位置去。
复杂度
- 最坏时间复杂度 O(N^2)
- 最优时间复杂度 O(NlogN)
- 平均时间复杂度 O(NlogN)
- 额外空间复杂度 O(logN)
- 稳定性 不稳定
实现
# 快速排序 |